重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成效显著

8月17日,重庆日报记者从重庆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两周年成效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两年以来,重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成效显著,全市社零总额平均增速3.8%,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6%,社零总额、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2%、5.0%。

加速打造“渝货精品”

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必然要加快聚集“世界名品”。两年来,重庆通过实施消费品牌提质拓展行动,发布首店经济政策2.0版本,加大首店经济、免税经济支持力度。截至目前,重庆累计引进国际知名品牌1100余个。今年上半年,累计引进品牌首店152个,增长141%。


(资料图片)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重庆在不断引入世界知名品牌的同时,也在加速打造老字号和“非遗”精品,通过打造“渝货精品”,增强国际消费者对“重庆工艺”“重庆制造”的吸引力。截至目前,累计培育中华老字号18个、重庆老字号291个。

重庆还注重“产业”和“消费”的融合互促。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两年来,重庆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持续壮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消费品等产业集群,积极培育现代金融、软件信息、商贸物流、文体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今年上半年,支柱产业中,材料、汽摩和消费品产业分别增长8.7%、5.3%、5.2%。

“山水颜值”成消费载体

重庆依山而建、临水而居,具有独特的城市“颜值”。在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两年里,重庆立足自身特点与优势,积极打造具有“山水颜值”的消费载体。

比如,重庆打造了“云端天台”“惬意江岸”“后街支巷”“公园商业”等特色消费场景,建成了荟萃“两江四岸”璀璨夜景的长嘉汇购物公园、西南最具示范效应“一站式”购物中心的重庆万象城、全国首个室内森林沉浸式体验的光环购物公园等消费新地标,让重庆消费载体兼具国际范和巴渝味。

再如,重庆通过汇聚滨江岸线、防空洞穴等山城特色,打造“江崖街洞天”特色消费新场景,陆续推出龙门浩老街、来福士“横天摩天轮”、贰厂天台群、洞见山城艺术空间、三峡之光等融合消费场所,增添了“巴渝新消费”独特魅力。

重庆在打造消费载体上也各有侧重,目前以中央商务区、寸滩国际新城“双极核”为重点,统筹推进核心承载区建设。同时,解放碑—朝天门商圈、观音桥商圈等世界知名商圈建设,中環万象城、重庆新华万象城、陆海国际中心等高端品质商业项目也在有序推进。

让“山城记忆”融入消费品牌

重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也在突出自身特色,让更多“山城记忆”融入消费品牌。

首先是“不夜重庆”。重庆加快整合“大九街”、较场口、民心佳园等夜市街区,升级洪崖洞等网红夜间经济消费地标,丰富“夜味、夜养、夜赏、夜玩、夜购”等消费业态,持续举办“不夜重庆生活节”。在此背景下,重庆已三年蝉联“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榜首。

二是“美食之都”。重庆通过壮大“重庆小面”“重庆小吃”等特色美食产业链,进一步增强“重庆味道”国际影响力。两年来,重庆餐饮业税收收入增长23.1%。

三是“山水旅游”。重庆围绕大都市、大三峡、大武陵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并加快推进长江、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截至目前,重庆拥有5A级景区11个。今年上半年,累计接待过夜游客5099万人次,增长90.6%,较2019年增长4.3%。

此外,重庆以“爱尚重庆·渝悦消费”为主题,统筹举办国际消费节、火锅美食文化节、成渝双城消费节等系列主题节庆活动2000余场,着力打造独具巴渝特色、彰显中国元素、引领时尚潮流的消费活动品牌。重庆还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结合起来,印发了《建设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实施方案》,加速整合两地优势资源,推进产业配套协同,促进消费服务共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巴蜀特色消费大场景。(记者 杨骏 郑三波)

关键词: